读书笔记:《Hard Choices》

一、

在希拉里刚刚离开国务卿职务的时候,我读到了一则媒体上的评论,大意是:「是的,她是个成功的国务卿,赢得了广泛的民意支持和国际舆论好评。但是她是个伟大的国务卿么?可以和美国现代历史上最好的那些国务卿们——马歇尔、艾奇逊、基辛格——相提并论么?」

基辛格的回忆录碰巧是我最喜欢的书籍之一。把希拉里和基辛格做个对比会很有意思:他们都被广泛看做他们所处的时代最好的外交家之一,都在国务卿任内累计了巨大的政治声望,以至于民意支持度远高于他们所服务的总统。他们在任期内都面临着对美国并不算有利的国际局势,有一个意识形态同美国针锋相对的强大对手迅速崛起,对美国在全球每个角落都构成战略性的威胁。他们都继承了不受欢迎的战争,又不得不盱衡局势苦心支持这场战争以便体面地结束它。他们都倾向于把全球战略看做互相联动的棋局(这在美国政坛并不是主流的思维方式,基辛格无数次抱怨过美国的官僚体系的运作方式有多么不适应和不喜欢他的观念),小心翼翼地伸展美国的全球触角,以便在处于下风时重新平衡局势以维持国际事务的主导权。他们都被美国国内的反对者恶毒地攻击着,这种攻击贯穿他们的职业生涯始终,但他们都挺过来了。

但他们之间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基辛格不想(也没有资格)选总统,而希拉里想。

这使得他们的回忆录读起来完全是两种风味。基辛格的回忆录是一个哲人隐退后的沉思,那里有生动的花絮和尖锐的批判,有个人深痛的反省,也有即是当局者又是旁观者的超然思考,读起来仿佛是在和一位年迈的智者谈心一样。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它的原因。

而希拉里的回忆录则是一本厚达六百多页的选举文宣。这并不是说它肤浅——那里面有的是关于今日世界局势的深刻讨论——而是说它每一行字句都经过审慎的计算,以确保没有任何政治上的负面效果。其结果是它如此平淡寡味,简直像是中学教科书一般让人昏昏欲睡。当然也有例外,譬如关于陈律师或关于班加西恐怖袭击的章节,但那是因为这些事件本身戏剧性十足,无论怎么叙述都自有其紧张感。除此之外,它实在是很难带来任何阅读上的快乐。亚马逊上这本书得到了几乎是一边倒的差评,并不是偶然的。

二、

希拉里本人在新书巡回发布会中接受了一系列采访。在我看来,听这些采访通常比看书本身更有意思。这并不是因为采访者往往乐于询问花边部分——事实上,即使是听采访中关于外交政策的严肃讨论也比看这本书本身效果更好。

这是希拉里的本人特质所决定的。她是一个极出色的谈话者,知识广博,立场明晰,逻辑严密,表达准确,姿态松弛。即使不同意她的观点,听她谈论国际事务(或任何其他严肃事务)也会让人很难不对她油然而生敬意。她在国际外交舞台上饱受敬重,这恐怕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和基辛格不同,她并不是个深刻的思想者,并未为世界贡献出任何革命性的观念或架构。这从她的书和演讲中都能看得出来,而读书时这种感觉尤为清晰。这本书以地区分章节,每一章都讨论了那个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和美国的相应政策,但没有任何一章让人读后觉得她在那个地区留下了属于她自己的印记。那其中唯一可称得上是外交胜利的是缅甸的开放,但即使那一章也让人觉得,她与其说是革命的推动者,不如说是旁观者。是丹瑞的主动退位和吴登盛的大胆改革根本性地改变了缅甸,而希拉里(乃至昂山素季)都只是抓住了机会玉成其事而已。至于其余的章节,无论是中东、中亚、欧洲、拉美还是亚太,都以困难始,以困难终。她出色地执行了美国的外交政策,敏锐地抓住一切对美国有力的因素勉力维持住了局面,但很难说人们会为什么而铭记她。

这并不是她的缺点,她本来就是一名行动家而非谋略家。她手腕老道,经验丰富,眼界开阔,特别是她对新技术在社会和政治层面的作用的了解远胜同侪。很难在这本书里找到任何薄弱的环节,但掩卷之余还是会让人觉得遗憾。她及格了,而想要名垂青史的话,及格是远远不够的。

三、

希拉里从不掩饰她的强硬对华立场,以及这立场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和基辛格相比,她在这一点上反而更像一个共和党人。基辛格并不喜欢中国的意识形态,但他对地缘政治谋略(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关键性角色)的热爱远远压倒了他对这种意识形态的厌恶。希拉里则截然不同。她在书中直率地谈论中国外交领域的若干领导人,其口气颇为类似于基辛格谈论其笔下的克里姆林宫。在基辛格看来,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同僚们过高估计了自己手里的牌,野心超过了能力。希拉里虽未明言,字里行间的看法也是如此。

她当然不只是简单地「反华」。她不止一次提及她对戴秉国的好感。戴在一次私人交谈中向她出示了自己孙女的照片,对她说:「This is what we’re in it for.」让她深受感动。(作为对照的是,陈律师在她笔下则活像一名小丑。)但她总的态度是冷静的:

「中美关系仍然充满挑战。我们是两个庞大复杂的国家,历史、政治和观念都截然不同,而经济和未来又深深纠缠在一起。我们的关系不能简单归类为敌人或朋友,恐怕永远都是这样。我们是在没有航标的水域行驶,要保持航线避开浅滩和漩涡既需要方针也需要灵活性,才能频繁调整航向,这有时需要付出痛苦的代价。如果我们挺进得太急,也许会危及彼此。如果我们太过妥协,另一方又会得寸进尺。我们在考量所有这些因素的同时,也许又会忽略对方也有他们自己的压力和责任。我们双方循着外交前辈们弥合误解和利益鸿沟的勇敢榜样走得越远,我们就越有机会取得进步。」

但毫无疑问,在中国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民族主义思潮高涨)的历史趋势面前,她所能做的选择事实上相当有限。她面对的并不只是一两个她未必欣赏的政治家,而是超过十亿雄心勃勃的人民和他们向美国所投去的复杂目光。冷战不是因马歇尔和艾奇逊而开启,克里姆林宫的衰老也并非基辛格的功劳,而是历史本身的深刻脉动使然。中美竞合之于希拉里也是如此。

这周一希拉里来到公司里座谈并推销这本书,回答了不少同事的提问。如果我在现场,我大概会向她问出下面的问题:

「作为一名在中国和美国接受教育,目前正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我的生活的每个层面都依赖于中美两国的和平共处和共同繁荣。在您看来,这个局面能够维持多久?我们会在二十一世纪见到新的世界大战么?」

我想我能猜到她会给出的官样答案,但我非常好奇的是,她内心深处真实的回答是怎样的。

3 thoughts on “读书笔记:《Hard Choices》

Comments are closed.